倒開頭的成語大全列表
第1個字是倒的成語
首字倒的成語解釋
- 倒鳳顛鸞 比喻順序失常。舊小說用來形容男女交歡。
- 倒冠落佩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裏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
- 倒海翻江 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浩大。
- 倒三顛四 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,精神恍惚。
- 倒山傾海 形容聲勢很大,力量無比。
- 倒持泰阿 泰阿:寶劍名。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- 倒打一耙 《西遊記》故事: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,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勝對手。自己做錯了,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,反而指摘對方。
- 倒果為因 把結果當成原因,顛倒了因果關係。
- 倒屣相迎 屣:鞋。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,爭於迎客,將鞋穿倒。形容熱情歡迎賓客。
- 倒行逆施 原指做事違反常理,不擇手段。現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。
- 倒懸之急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
- 倒背如流 背:背誦。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,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。形容背得非常熟練,記得非常牢。
- 倒懸之危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
- 倒繃孩兒 繃:包紮。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。比喻一向做慣了的事因一時疏忽而弄錯了。
- 倒載幹戈 倒:把鋒刃向裏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幹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
- 倒置幹戈 把武器收藏起來,不再打仗。
- 倒懸之苦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同“倒懸之急”。
- 倒篋傾筐 形容傾其所有。
- 倒持幹戈 猶言倒持泰阿。幹、戈,皆兵器。
- 倒持戈矛 猶言倒持泰阿。戈、矛,皆兵器。
- 倒持手板 古代官員持手板以朝。倒持手板,指驚惶失態。同“倒執手版”。
- 倒峽瀉河 比喻文筆酣暢,氣勢磅礴。
- 倒持太阿 太阿:寶劍名。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- 倒因為果 顛倒因果關係,把原因說成結果。
- 倒冠落珮 ①指棄官歸隱。冠、珮是官員正服的打扮。②指隱者裝束。亦作“倒冠落佩”。
- 倒執手版 古代官員持手版以朝。倒執手版,指驚惶失態。
- 倒戢幹戈 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同“倒載幹戈”。
- 倒街臥巷 指露宿街頭。
- 倒廩傾囷 傾倒出糧倉中全部儲藏。比喻罄其所有、盡其所知。
- 倒篋傾囊 傾囊倒篋。形容傾盡其所有。
- 倒打一瓦 猶言倒打一耙。
- 倒裳索領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
- 倒戈卸甲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。
- 倒履相迎 倒:倒穿 履(lǚ) ,作名詞用是鞋的意思;(急急忙忙地)倒穿鞋子出來迎接賓客。喻熱情迎接賓客,也說明對待朋友的熱情和一片誠意。
- 倒屣而迎 屣:鞋。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,爭於迎客,將鞋穿倒。形容熱情歡迎賓客。
- 倒栽蔥 指栽跟鬥時頭先著地,即栽得很重。比喻一次慘重的失敗
- 倒懸之患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
- 倒屣迎賓 倒:逆;屣:鞋。倒穿著鞋急忙迎客。形容熱情待客
- 倒海移山 倒:顛倒,翻轉。翻轉大海,移動山嶽。指氣勢或力量洪大
- 倒四顛三 顛:顛倒。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
- 倒戈棄甲 倒:顛倒,翻轉;棄:拋棄。比喻放下武器認輸
- 倒枕捶床 倒:翻轉;捶:用拳頭敲打。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
倒開頭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一個字是倒的成語接龍
首字倒的成語出處
- 倒鳳顛鸞 金 元好問《贈答張教授仲文》詩:“天孫繰絲天女織,倒鳳顛鸞金粟尺。”
- 倒冠落佩 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。”
- 倒海翻江 宋·陸遊《夜宿陽山磯》詩:“五更顛風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殘暑。”
- 倒三顛四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八十六回:“你信我奶奶~的,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,瞞上不瞞下,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,揀上色的與他兩套。”
- 倒山傾海 《後漢書·董卓傳》:“及殘寇乘之,倒山傾海,昆岡之火,自茲而焚,《版蕩》之篇,於焉而極。”
- 倒持泰阿 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
- 倒打一耙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我輸了理可不輸氣,輸了氣也不輸嘴。且翻打他一耙,倒問他!”
- 倒果為因 民意《告非難民生主義者》:“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於都會之故,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。”
- 倒屣相迎 《三國誌·魏書·王粲傳》:“聞粲在門,倒屣迎之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