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開頭的成語大全列表
第1個字是日的成語
首字日的成語解釋
- 日長一線 指冬至以後白晝漸長。
- 日東月西 比喻遠隔兩地,不能相聚。
- 日旰忘餐 形容工作勤勞,忘了時間,忘了吃飯。
- 日就月將 就:成就;將:進步。每天有成就,每月有進步。形容精進不止。也日積月累。
- 日居月諸 居:音“積”,語助詞,同“乎”;諸:語助詞。指光陰的流逝。
- 日理萬機 理:處理,辦理;萬機:種種事務。形容政務繁忙,工作辛苦。
- 日積月累 一天一天地、一月一月地不斷積累。指長時間不斷地積累。
- 日暮途窮 暮:傍晚;途:路。天已晚了,路已走到了盡頭。比喻處境十分困難,到了末日。也形容窮困到極點。
- 日薄西山 薄:迫近。太陽快落山了。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,臨近死亡。
- 日計不足,歲計有餘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,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。比喻積少成多。也比喻凡事隻要持之以恒,就能有很大收獲。
- 日暮途遠 暮:傍晚;途:路。天已晚了,路已走到了盡頭。比喻處境十分困難,到了末日。也形容窮困到極點。
- 日不暇給 暇:空閑;給:足夠。指事情繁多,時間不夠,來不及做完。
- 日上三竿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。形容太陽升得很高,時間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- 日久見人心 日子長了,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怎樣。
- 日甚一日 一天比一天厲害。
- 日久天長 時間長,日子久。
- 日升月恒 恒:音“更”,月上弦。如同太陽剛剛升起,月亮初上弦一般。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。舊時常用作祝頌語。
- 日月經天,江河行地 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,江河永遠流經大地。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、偉大。
- 日削月割 每日每月割讓土地。形容一味割地求和。
- 日食萬錢 每天吃喝花費上萬錢財。形容生活極其奢侈。
- 日月麗天 麗:附著。象日月懸掛在天空。比喻永恒不變。
- 日削月朘 朘:縮小,減少。日日削減,月月縮小。形容逐漸縮小。也指時時受到搜刮。
- 日往月來 形容歲月流逝。
- 日月如梭 梭: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。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。形容時間過得很快。
- 日無暇晷 形容沒有一點空閑的時候。
- 日月入懷 舊稱生貴子的吉兆。形容心胸開闊。也比喻光彩奪目。
- 日省月試 省:檢查;試:考核。每天檢查,每月考核。形容經常查考。
- 日月參辰 比喻不合,作對。
- 日以繼夜 晚上連著白天。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。
- 日中必彗 彗:曬幹。太陽到中午正好曬東西。比喻做事應該當機立斷,不失時機。
- 日月重光 重光:重放光芒。太陽月亮重放光芒。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後出現新的清明局麵。
- 日中為市 日中:太陽當頭,指正午;市:做買賣。中午進行交易做生意。原指古代物物交換的集市方式。後也形容偏僻地區的商業活動情形。
- 日月蹉跎 蹉跎:時光白白過去。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。指虛度光陰。
- 日中則昃 昃:太陽偏西。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。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,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。
- 日月合壁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於陰曆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
- 日轉千階 比喻官職提升的極快。
- 日月交食 比喻作對,相鬥。
- 日出三竿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。形容太陽升得很高,時間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- 日薄桑榆 猶日薄西山。比喻老年的時光。
- 日薄虞淵 猶日薄西山。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,臨近死亡。虞淵,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。
- 日鍛月煉 指長期下苦功磨練,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。
- 日不我與 時日不等待我。極言應抓緊時間。
- 日旰不食 形容專心致誌,勤勉不懈。同“日旰忘食”。
- 日不移影 日影沒有移動。形容時間極短。
-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。形容專心致誌,勤勉不懈。
日開頭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一個字是日的成語接龍
首字日的成語出處
- 日長一線 唐·杜甫《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》詩:“何人卻憶窮愁日,日日愁隨一線長。”
- 日東月西 漢·蔡琰《胡茄十八拍》:“十六拍兮思茫茫,我與兒兮各一方。日東月西兮徒相望,不得相隨兮空斷腸。”
- 日旰忘餐 《後漢書·尹敏傳》:“日旰忘食,夜分不寢。”
- 日就月將 《詩經·周頌·敬之》:“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於光明。”
- 日居月諸 《詩·邶風·柏舟》:“日居月諸,胡迭而微。”晉·陶潛《命子》詩:“日居月諸,漸免子孩。”
- 日理萬機 《尚書·皋陶謨》:“兢兢業業,一日二日萬機。”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國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綬,掌丞天子助理萬機。”
- 日積月累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日積月累,有了一大包銀子。”
- 日暮途窮 《史記·伍子胥列傳》:“吾日暮途遠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唐·杜甫《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》:“幾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窮。”
- 日薄西山 晉·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但以劉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,人命危淺,朝不慮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