喪結尾的成語大全列表
最後一個字是喪的成語
第四個字是喪的成語解釋
- 得不償喪 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。同“得不償失”。
- 魂飛魄喪 比喻非常恐懼害怕。
- 魂飛神喪 形容驚恐萬分,極端害怕。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- 魂飛膽喪 形容驚恐萬分,極端害怕。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- 魂消膽喪 形容驚恐萬分,極端害怕。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- 魂消魄喪 形容驚恐萬分,極端害怕。
- 借麵吊喪 意謂虛有其表。
- 雞蟲得喪 比喻微小的得失,無關緊要。同“雞蟲得失”。
- 氣急敗喪 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。同“氣急敗壞”。
- 若有所喪 若:好象。好象丟了什麽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。也形容心裏感到空虛。
- 掃墓望喪 掃除墓地,以待人死入葬。指酷吏必當有惡報,指日可待。
- 時日曷喪 表示誓不與其共存。形容痛恨到極點。
- 無服之喪 指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。
- 嗒然若喪 形容懊喪的神情。
- 魂耗魄喪 形容驚恐萬分,極端害怕。同“魂飛魄散”。
- 嗒焉自喪 嗒焉:沮喪的樣子。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喪氣的心態
- 心驚膽喪 內心驚懼害怕
- 無得無喪 喪:失。指沒有得也沒有失
- 魂耗神喪 耗:減損,消耗;喪:喪失。嚇得魂魄都飛散了。形容極為驚恐,不知所措
喪結尾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4個是喪的成語接龍
最後一個字是喪的成語出處
- 得不償喪 金·王若虛《進士彭子升墓誌》:“晚登一第,則到官未滿而亡,僅予隨奪,得不償喪。”
- 魂飛魄喪 元·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二折:“驚的我魂飛魄喪,走的我力盡筋舒。”
- 魂飛神喪 唐·裴鉶《傳奇·孫恪》:“恪乃驚懼,若魂飛神喪,良久撫二子一慟。”
- 魂飛膽喪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14回:“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,遙望水陸路上,旌旗蔽日,船馬相連,嚇得魂消膽喪。”
- 魂消膽喪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[段愷]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,遙望水陸路上,旌旗蔽日,船馬相連,嚇得魂消膽喪。”
- 魂消魄喪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17回:“那火炮飛將起去,震的天崩地動,嶽撼山搖,城中軍馬,驚得魂消魄喪,不殺自亂。”
- 借麵吊喪 《後漢書·彌衡傳》載:漢末彌衡恃才傲物,別人問他對荀彧(字文若)的看法,他認為荀彧雖儀容堂堂,但實則徒有虛表,故答道:“文若,可借麵吊喪。”
- 雞蟲得喪 清·蔣士銓《臨川夢·不夢》:“雞蟲得喪成恩怨,鳥鼠因緣見短長。”
- 氣急敗喪 茅盾《子夜》十五:“桂長林臉上掛了彩,氣急敗喪地跑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