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結尾的成語大全列表
最後一個字是急的成語
第四個字是急的成語解釋
- 巴巴急急 指勉強,湊合。同“巴巴結結”。
- 操之過急 操:做,從事。處理事情,解決問題過於急躁。
- 楚越之急 以之泛指麵臨外敵入侵,國事危急。
- 當務之急 當務:指應當辦理的事。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。
- 倒懸之急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
- 扶危濟急 猶扶危濟困。
- 燃眉之急 燃:燒。火燒眉毛那樣緊急。形容事情非常急迫。
- 燒眉之急 比喻非常迫切。
- 相煎何急 煎煮得為什麽那樣急。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。
- 相煎太急 形容兄弟或內部之間的殘殺或破壞。
- 心慌意急 心裏著慌,亂了主意。同“心慌意亂”。
- 心忙意急 猶心慌意亂。心裏著慌,亂了主意。
- 星飛電急 如流星飛落,如閃電急馳。形容十分急速或事情非常緊急。
- 輕重緩急 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,有急於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
- 移緩就急 放開緩辦的事,去做急於要辦的事。
- 緩不濟急 緩:慢;濟:救助。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。
- 十萬火急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(多用於公文、電報等)。
- 先務之急 指最先急於要做的事情
- 轍鮒之急 轍鮒:陷在幹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
- 不知輕重緩急 指人辦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、次要的,急辦的和可緩辦的區別
- 急人所急 別人有困難時,設法給予幫助
- 佩弦自急 弦:弓弦。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樣緊張。比喻警惕自己的缺點、錯誤,避免重新出現
- 權時救急 權:稱量。正確分析形勢,挽救危急局麵
- 慌慌急急 慌:忙亂,恐慌。形容舉止慌亂
急結尾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4個是急的成語接龍
最後一個字是急的成語出處
- 巴巴急急 《古今小說·沈小官一鳥害七命》:“父子三人,正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巴巴急急,食不敷。”
- 操之過急 《漢書·五行誌中之下》:“遂要崤 ,以敗秦師,匹馬觭輪無反者,操之急也。”
- 楚越之急 春秋時楚越兩國先後遭吳入侵。
- 當務之急 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知者無不知也,當務之為急;仁者無不愛也,急親賢之為務。”
- 倒懸之急 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:“當今之時,萬乘之國,行仁政,民之悅之,如解倒懸也。”《後漢書·臧洪傳》:“北鄙將若倒懸之急。”
- 扶危濟急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鎌田誠一墓記》:“君以一九三○年三月至滬……中遭艱巨,篤行靡改,扶危濟急,公私兩全。”
- 燃眉之急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卷十六:“問:‘如何是急切一句?’師曰:‘火燒眉毛。’”《文獻通考·市糴二》:“元祐初,溫公入相,諸賢並進用,革新法之病民者,如救眉燃,青苗、助役其尤也。”
- 燒眉之急 《水滸傳》第三五回:“既是天教我知了,正是度日如年,燒眉之急。我馬也不要,從人也不帶一個,連夜自趕回家。”
- 相煎何急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文帝(曹丕)嚐令東阿王(曹植)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。應聲便為詩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’